香港製造:分享私釀 本地梅酒飄醇香

梅子的清香,米酒的醇厚,兩者結合,琥珀色的瓊漿叫人一試難忘,甘拜石榴裙下。梅酒,素以遠銷海外的日本產最為聞名,反觀本地自家私釀則以獨享為主。然而,一班酒癡忽然割愛起來,公諸同好,讓各位酒粉盡情品味梅酒的幸福感。

本地首個品牌 傳播幸福

傳承是「Royal梅酒」出現的原因,它是本地首個梅酒品牌,由邱天柱(Wing)及方啓聰(Tomy)兩位梅酒癡於去年創立。他倆一個是本地釀酒師,一個則是品酒師,一生與酒結下不解之緣。
Royal梅酒以Wing婆婆的家傳秘方釀製而成,「小時候已跟婆婆一同釀造梅酒,婆婆釀酒自有一套,不但令我愛上梅酒,更讓我愛上釀酒,長大後,開始親自浸製梅酒,每年的作品也被朋友喝光。有一日,與Tomy摸着酒杯底吹水時,笑說不如創立自己的梅酒品牌,結果便出現了Royal。」與其說是將自家梅酒公諸同好,不如說是Wing借着梅酒將婆婆留下的幸福感傳播開去!
釀梅酒人人皆可,但要釀出醇厚的梅酒並非人人皆能。一般人不會理會青梅的生熟度,Wing卻會選擇三種不同成熟度入酒:生青梅大約六成熟,酸味較重;約八成熟的則甜酸適中;全熟的則取其香氣。「這可令梅味更平衡,本來打算用日本青梅,不過無法親自到梅場實地參觀,運送又需時,結果選用福建青梅,其品質不錯,又可即日送港,保證新鮮。」
提起福建青梅園,Tomy便皺起眉頭,「要選靚梅必須親自品嚐,新鮮青梅只有香氣,味道又酸又苦又澀,絕對是非常難食。」這時讓我想起梅的酸味,不禁吞一吞口水。

𠝹至果核 添杏仁香
青梅容易腐爛,二十六籮青梅必須於兩星期內完全處理,雖然工序簡單,但過程全人手,結果二人出動人情牌,請來家人及各方好友齊齊幫手。「很多人在梅身拮窿讓其出味,不過我則在梅上𠝹三刀。每刀必須去到果核,可讓梅核的獨特杏仁味散發出來,令梅酒更有層次感。」
釀了七個月,二千多支梅酒終於面世,每支也是親自入樽。不過又有問題了,不是酒的質素而是那些浸過後的青梅,「我們不希望將青梅丟掉,正在研究可否用來做果醬或環保梘,希望再賦予青梅生命。」Tomy希望今年釀製梅酒時,可找一些社企合作解決人手問題。這時Wing遞來一杯加冰的梅酒,呷一口,酒香隱約帶酸甜的芳香,滲着清甜的蜂蜜味,又帶青檸香。最特別是帶淡淡的杏仁味,比一般梅酒更有層次感,我還隱隱嚐到一份幸福的感覺。

內文轉至網絡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香港製造 ROYAL梅酒 梅酒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eepyf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