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冬天一到,各式各樣的火鍋悄然出現各大食肆,川味火鍋、海鮮火鍋、羊肉火鍋、菌類火鍋等讓人目不暇接。火鍋雖然美味,但是沒有掌握吃的技巧,常常會攝取太多熱量、油脂和鹽分,不利健康。


  冬季吃火鍋五大原則

  少油

  1.選用瘦肉、雞肉、魚肉或海鮮,避免用五花肉或三層肉。

  2.少吃油脂多及熱量高的餃類及肉丸類。

  3.沙茶醬(1湯匙約108卡)、辣油(1湯匙約135卡)及蛋黃的油脂和熱量較高,須限量。

  4.排骨或雞骨高湯先去油再用;麻辣火鍋、石頭火鍋的湯要限量,而且先把浮油撇去再喝。

  少鹽

  1.醬油、沙茶醬、烏醋、辣椒醬的含鈉過高,應該限量。可以選用蒜末、蔥、辣椒來替代。

  2.火鍋湯汁中含有大量的腺嘌呤及鈉、鉀等電解質,所以痛風及腎功能不良的人不能多喝。


  限量

  1.把麵、冬粉、玉米、豬血糕、芋頭等列入每餐的主食份量,取代米飯。也就是說,吃了這些東西,就不要再吃飯。

  2.可以吃富含纖維的蕎麥麵、糙米飯、薏仁燕麥飯等,取代白米飯,提高飽足感。另外,熱量極低又吃得飽的減肥聖品──蒟蒻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
  多青菜

  大白菜、茼蒿、萵苣、金針菇、玉米筍等​​青菜體積大、纖維質豐富、熱量低,可以增加飽足感,這樣其他的肉類、餃類等油脂、熱量高的東西就不會吃太多。

  重安全

  生食和熟食要分盤裝,而且等湯滾了再放料。海鮮類一定要煮熟了再吃。

  對症食用認清食物屬性

  根據中醫學的觀點,我們吃進食物,不只是獲得熱量和營養,還會對身體產生作用。依不同的作用,中醫將食物區分成溫、熱、寒、涼四種屬性,沒有溫熱也不具寒涼作用的,就歸入平性。

  溫熱性食物

  可以補虛、怯寒,減輕寒證,體質屬於虛寒怕冷的人,可以食用。例如:核桃、羊肉、韭菜、辣椒、洋蔥、芥末、老薑、麻油等。

  寒涼性食物

  和溫熱性的食物相反,這類食物吃了可以清熱、解暑,適合體質偏熱的人食用。例如:綠豆、竹筍、菠菜、苦瓜、冬瓜、鴨肉、鵝肉等。

  平性食物

  這類食物不冷不熱,有健脾開胃、強壯補益的作用。

  例如:玉米、芋頭、木耳、香菇、豬肉、牛肉、雞蛋等。

  冬季的溫度較低,陰氣盛、陽氣衰,人體內的陽氣也減少,所以容易怕冷。適量吃些溫熱性的食物或藥品,幫助增溫禦寒,尤其對血循不良、手腳冰冷的人更有幫助。不過,體質偏熱的人就不能多吃、常吃,吃多了容易便秘、口乾舌燥。


  對好入座別陷入火鍋誤區

  海鮮火鍋

  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痛風患者,對海鮮過敏者忌食。

  川味火鍋

  患有慢性咽炎、口腔炎、胃病、潰瘍病、皮膚病、痔瘡、肛裂和經常流鼻血、牙齦出血者以及屬於“熱體質”者、孕婦等忌食。

  羊肉火鍋

  “熱體質”、素有痰火、感冒初期、服用瀉藥、急性扁桃體炎、急性咽炎、急性鼻炎、急性支氣管炎、肝臟疾病及瘡癤患者忌食。

  菌類火鍋

  對菌類過敏者,痛風、慢性胃炎患者忌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reepyfood 的頭像
    creepyfood

    世界各國奇異美食

    creepyf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